
武鋼有限煉鐵廠建成投產的“新三燒”機組投產儀式。
6月30日,武鋼有限煉鐵廠“新三燒”機組成功點火。這標志著該公司創建環保A級績效企業的關鍵核心項目順利投產,大步跨入了綠色清潔工廠新時代。
“新三燒”項目建設內容為將原有的燒結機進行拆除,按超低排放標準新建一臺550平方米燒結機及配套設施,設計年產燒結礦613萬噸。采用先進、成熟、穩定、可靠的工藝流程,確保工藝裝備和自動控制達到國內同類機型的一流水平和國際先進水平,是武鋼有限淘汰落后產能,向綠色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典型示范項目,也是武鋼有限創建超低排A級企業的關鍵核心項目。
研究表明,傳統燒結工序所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10和PM2.5分別占鋼鐵生產總排放量的64%、78%、52%和56%左右。為了建設綠色鋼廠,2020年以來,武鋼有限投入120多億元用于鐵區環境升級改造,重點破解燒結工序污染大的行業難題。經過科學統籌,將原來的5臺燒結機替換為3臺。一邊生產一邊建設,一環扣著一環,歷時3年完成了燒結工序環保升級改造。
武鋼有限煉鐵技改項目組副經理汪連環介紹,由于施工場地為燒結機舊址,地下情況復雜,對新建項目的樁基和基礎施工影響極大,同時施工現場建構筑物布局緊湊,場地狹窄,立體交叉作業多,留給工人和機械設備施工的空間非常狹小,堪稱“螺獅殼里做道場”。
“在建設過程中,我們以‘把藍天還給青山’的責任感和時不我待的緊迫感,采用邊拆除、邊地勘、邊設計、邊施工的組織方式,經歷了酷暑、寒冬及疫情的考驗,參建人員加班加點、披星戴月。”武鋼有限煉鐵廠黨委書記、廠長、煉鐵技改項目組經理李向偉說:“項目僅用了不到14個月的時間就提前建成投產,創造了極致工期,開創了全國大型燒結機建設的最短工期新記錄。”
據悉,該項目550平方米燒結機采用超低排放效果和綜合效能最優方案,可全面滿足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標準,大幅降低工序能耗和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排放指標。